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是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普宁、揭阳、惠来潮阳、陆丰、潮州及福建省的漳州等地区,是一种糅合南派武术、戏剧等地方艺术为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中国香港和泰国等地也流行。火遍全球的英歌舞被群众亲切地称之为“中华战舞”或“中华街舞”
潮汕地区英歌舞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具有独特的步法、身法、槌法阵法。既似土风,又似武舞。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英歌舞所表演的角色均为《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但表现手法十分概括写意,既不叙述故事情节也不表现人物,更多的是渲染战斗情景和热烈气氛,塑造英雄整体的形象。英歌舞中的舞蛇是源自闽南民系对蛇的崇拜。
英歌舞属汉族广场情绪舞蹈,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强烈。舞后还有歌舞小戏,称“英歌后棚”。英歌舞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其产生、发展、演变过程较少文字记载,有籍可考的历史不过四五百年,其源头有许多不同版本。
2006年5月20日,英歌舞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关于英歌舞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从祭孔的仪式中得到启发;有人说是受戏曲舞台上所演的梁山泊好汉的故事影响,从舞台搬向广场,从少数演员的舞台演出化成群体性的广场表演;也有人认为是受农村游神赛会传统节日摆花灯屏或纱灯屏和赛桌等的启发而演变来的,甚至还有外江戏说、少林寺说。但相比较而言,“及时雨”说、秧歌说和傩舞说这三种说法较为合理。

英歌舞1

及时雨说

《陶庵梦忆》卷七的“及时雨”一节描述了王申七月干旱期间,各地纷纷举行祈雨仪式,人们扮演潮神海鬼求雨。同时,张岱家乡也模仿《水浒》角色扮演梁山英雄,展现了当时人们祈雨的急切和对英雄的崇拜。

秧歌说

英歌舞由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鲁西的的?“柳林秧歌”脱胎而来。因为潮汕英歌与上述两历 史娄“秧歌”,从舞蹈语汇所体现的内容、舞蹈阵势的表现形式及其舞蹈表演的程序,都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所以有人说英歌舞是由山东逐步经安徽(安徽形成了打花鼓形式)再经福建莆田一带传入潮阳的。莆田一带建国后仍有唱英歌,这已被证实。

英歌舞2

傩舞说

英歌由古代傩舞进化而来。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的隗芾教授曾说:“英歌是英雄的赞歌之意,与内容正好相得益彰,但仅把英歌舞追潮为表演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是不够的。其实这是流,而不是源。因为水浒故事至今不过五六百年,而从英歌舞所反映的宗教意识和艺术特征上看,它正是由古代傩舞进化而来。

脸谱妆容

英歌队一般设有两领舞者,分别为红面红须的“头槌”,多装扮为秦明或关胜;黑面黑须的“二槌”,装扮成李逵。另外“舞蛇者”为时迁,主要是协助指挥引舞。有些可能还有“三槌”鲁智深,“四槌”武松。司鼓的扮演者一般为宋江或林冲,这是脸谱最常见的。此外有些英歌队还有举号令旗的公孙胜,这些角色比较因定,也为观众熟悉。其他就不太固定,但一般有顾大嫂、孙二娘、史进、解珍等。

一般脸谱化妆都是自己化,除了一些较为复杂的脸谱由化妆师帮忙,或演员间相互帮忙因英歌演员是扮演梁山好汉,为表现草莽英雄的形象,有胡须的多用满,而特定人物又有特定胡须,如鲁智深用“虬髯”。有的演员有时还会袒露上身,直接画花纹在身上。至于里面的女性角色,都是由男子扮演的。

英歌舞3

音乐乐器

英歌舞是融舞蹈、武术、戏曲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男子英歌取材自《水浒传》女子英歌则取材自穆桂英挂帅或者花木兰从军的故事。英歌舞表演除了可以在广场、开阔地或固定场所进行外,还可以在街巷中穿行表演。英歌舞所用道具主要有队旗、布蛇、槌鼓等。伴奏乐队为大鼓、月锣、苏锣、大钹、小钹、钦仔等乐器组成的锣鼓队。锣鼓队员的服饰除司鼓演奏员按宋江装扮外,其余着武士服饰。

伴奏音乐

英歌舞以潮州锣鼓为主的打击乐器伴奏。节奏速度根据各种不同表演风格分怏、中、慢板三种。快板锣鼓点急促,响亮铿锵有力;中板节奏速度咯慢,声音雄浑、粗犷;慢板节奏速度缓慢,声音深沉、浑重。大都以“咚咚锵,咚咚锵”的强弱节拍为主要节拍形式反复进行,多数并泮锣号声和吆喝声。

乐器

.大鼓,直径约60厘米左右,木框牛皮鼓。司大鼓的扮演者一般为宋江或林冲。
.中鼓,直径约50厘米,鼓手一般将其绑在自己的身上。
·钦仔,铜制锣,潮属特有乐器。
·大锣,即苏锣,潮人又称为“肚脐锣”。
.钹,亦称“小镲”。
·云锣,即月锣。
.铙钹,亦称“水镲”。
.螺号,海螺号。

动作与节奏

动作

英歌舞4

英歌舞的动作,包括阵法、步法、身法、手法、指法、眼法,而最重要的是步法,以此来带动其他法。

节奏版式

英歌舞在流传中产生了不同流派,若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可划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

.慢板英歌节奏较慢,所用舞棒比其他流派长,慢中见势,势中显气,凝重古朴而又舒展优美,慢板英歌中的“醉槌”英歌,舞者姿态形似醉汉,别具神韵。慢板英歌是由祭祀舞蹈和民间舞蹈融化而成,是潮阳英歌最早流派类别。,中板英歌的英歌槌长度为5厘米,其节奏相比慢板英歌要快,英歌槌的敲打节奏以五、七人、十、十一、十三等各组成一组动作。表演者没有时迁这个“舞蛇者”脸谱,动作以南拳中的“大站马”等为基础。

.快板英歌的英歌槌长度最短只有 4 厘米,而节奏是最快的,讲究快击快收。没固定的英歌槌敲打节奏而另有其独特方式。快板英歌再细分的还有尖山英歌、南山文派、南山武派、对打套式之分。

英歌舞5

表现形式

英歌舞分前后棚,前棚36人,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直径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相击翻转,边走边舞。后棚72人,扮成各式杂要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或加进武术表演。其队列变化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 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脸谱有文面、武面之分;节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别。在农村,英歌被群众看作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征、驱邪的魔力。一般参加英歌队者都应是年轻力壮、英武潇洒的小伙子。姑娘们对他更有一种爱慕之情,常常从英歌队中挑选自己的意中人。特别是头槌和二槌,更是姑娘们追求的对象。跳英歌舞历来被视为吉祥的化身,人们认为跳英歌舞是“好彩头”。这年谁能够进入英歌队,这年办事就顺利,事事如意。

地方流派

潮汕英歌

道劲闻名遐迩,被誉潮阳英歌以豪放、为”中国汉族男子汉典型舞蹈”。关于潮阳英歌的渊源,学者专家早已作了许多探究,虽至今未有定论,但大致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即潮阳英歌是流而不是源,其形成可潮明代甚至更远。
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接衍化,使潮阳具有一个源于邹鲁又异于邹鲁、独具岭海又兼有旧邦的岭海文化的氛围。与祭祀驱邪相关。从出土的新石器、铜孟孤山晋墓文物看,本土越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中的傩文化与祭祀为英歌渊源重要部分。

普宁英歌

普宁英歌是广东省普宁市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舞蹈样式由清乾隆年间垾塘人成技创编“英歌舞”传教于民,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深受群众喜爱和推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它起源于人民群众劳动之余喜习武(学拳头),借以消除疲劳、健身壮体,后又在习武的基础上,根据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创编了”唱英歌”,后代代相传,发展为南方地区优秀民间传统舞蹈。普宁英歌于 2006年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作为“广东文艺奥运军团”代表队之一在北京天安门表演为北京奥运会开幕营造了热烈气氛;2012年,第二次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为广东省27个荣誉单位之一。另外,普宁英歌曾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展演;还曾先后代表广东省到北京、天津参加全国文艺汇演,誉载京华。也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的《远方的家》《走遍中国》所专访。

陆丰英歌

陆丰英歌舞”是甲子镇、甲西镇、甲东镇,湖东镇南塘镇,民间传统节目,历史悠久,拥有 630年历史。作为当地民间敬神活动,明初(1392年)从福建传入陆丰甲子镇。明末,一些习武者将原来从福建传入的英歌舞,经过当地武术师的指点辅导和改进,形成有独特风格的甲子英歌舞。在元宵节的灯会、端午节的龙舟会、中秋节的赏月会等场合,都要表演英歌舞。约三四百年前,陆丰甲子英歌舞又传入潮汕各地区,因此,陆丰甲子英歌舞是现存最古老的英歌舞。
其缘起大致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少林寺农民起义集训据点被攻破以后为掩人耳目进行的训练;一说是据明末画家陈洪绶画水浒108将的图案发挥,为反请复明而创作此舞蹈形式;也有说是拳馆带徒为练习拳腿硬功而创;更有说是水浒 107 名英雄好汉为营救被朝廷捕禁的卢俊义而化装成民间艺人前往攻打大名府的行进舞蹈列队,种种传说,难以定论。由于英歌舞又是群众“增具有古老装扮,武姿雄伟,气势动人,强体质”的一种文娱性体育话动,受到群众赏识和喜爱,代代传承,百赏不厌。2007年6月入选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甲子镇的一张“金名片“,也是目前陆丰市文化产业的品牌之一。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通过英歌祈求平安吉祥,表达爱憎,抒发斗志。从最初的游神赛会,到如今的节日盛会、商户开业、楼宇落成、大桥通车、华侨观光等等活动,无不请英歌队到场表演,以表示欢乐和庆贺。英歌又是增进乡谊、邻谊、侨胞和睦团结的重要纽带,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英歌舞6

传承现状

英歌表演主要依附于民俗活动,依靠乡土文化代代传承的凝聚力。如今,这一绵延数百年的非遗也在传承发展,改进表演内容、走进学校社区、开发文创产品,在当下生活迸发崭新活力。为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近年来,汕头潮州等地组织英歌进校园、进社区,推动英歌表演技艺的传承发展。加入英歌队伍的年轻人逐年增加,表演水平也逐步提高。

传承人物

.杨卫,男,1932年生,广东省汕头市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潮阳英歌)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陈汉,男,1935年生,广东省陆丰市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甲子英歌)项目广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陈来发,男,1957年生,广东省普宁市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伯琪,男,1945年生,广东省普宁市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宁英歌)项目广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陈宋琪,男,1968年生,广东省汕头市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项目广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