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

2008年6月,陕西省延安市申报的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展历史与文化背景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东临西晋,南抵铜川,西接宁夏、甘肃,北至内蒙,这里自古战争频繁,以至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长年累月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地貌。陕北人在这样生存环境下却养成了乐观豪迈、勤劳勇敢、老实淳朴的性格,陕北民歌就是这样一种千沟万壑的高原地势与陕北人厚重纯朴的情感碰撞的产物,是陕北人民生活的反映,是这一地区社会历史的忠实记录,是千千万万劳动群众集体创作的一部生活的史诗,也是一部争取自由、追求幸福的心灵的呐喊。正是这种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点,逐渐形成了陕北浓郁的文化背景,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才形成了陕北民歌这种独特艺术表现形式。

起源形式

陕北民歌的起源,源于陕北历史的变迁。”陕北”顾名思义就是陕西省北部地区,泛指延安市和榆林市。民歌是最简便的艺术形式,它随着陕北人民的劳动生活和陕北的历史以及民俗活动而诞生。

初期演变

初期的民间交流形式

明朝移民运动使陕北地区人口大量发展,各民族文化在这里融合,秧歌、道情、说书、二人台、榆林小调、民歌等与当地文化的交流,形成的独特的陕北民间艺术。明末,当地人民生活悲苦,民歌便于抒情达意,不拘场合,民间利用这一形式反映生活,反映社会。较为原始的反映陕北人民劳动生活的信天游山歌,如《脚夫调》的曲调只有三个音。

清末,民歌表现形式逐渐成熟,形成了一定的曲调。曲牌,一直流传下来,明末农民起义在陕北暴发时期产生了《迎闯王》,再如《调兵曲》反映了清代顺治五六年间,满清政府镇压起义的史实等歌曲。清朝中期,政府对长城沿线和河套地区的土地进一步开放,吸引了陕北各县大批男子汉北上打工贩运,形成了”走西口”运动。在与家乡离别,和路途的艰辛中形成了大量”走西口”民歌如:《走西口》《赶牲灵》和《泪蛋蛋抛在沙嵩嵩林》等。

20世纪30年代以前,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依照自己的生活与习俗,在耕地、赶脚、放牧、喝酒、过节、盖房、祝寿、婚丧嫁娶、庙会等生活场景里,触物生情,即兴编唱出来的,逐步形成了高亢、豪放、粗犷、悠扬的风格,寄口头传唱而流行,靠集体编创而繁盛,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陕北人民的生活、历史沿革和社会变迁。

发展历程

陕北民歌由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非正式的文化成分,真正把陕北民歌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形态来收集、整理和研究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陕北民歌的研究伴随着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启动时期、发展阶段、停滞时期和丰富腾飞时期四个阶段。

延安启动时期

延安时期主要是指中国近代史上1935年红军长征中陕北吴起镇会师后到1948年中共渡江战役之前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权所在地,也是在这段时间里,陕北民歌迎来了自己的发展时期。

中共在陕北落脚之后,专门成立了鲁迅艺术音乐学院,鲁迅艺术音乐学院的高级班发起了”民歌研究会”,派出大批专业的文艺工作者系统地、全面地、大量地收集和整理当地民歌。这次民歌采集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民歌采集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当下的革命斗争,但是它客观上保留了上千首价值很高的民歌以及其他民间音乐。因为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战争服务,所以作品中多倾向于斗争性、教育性和宣传性,对于那些不符合主题的作品则采取忽视态度,导致收集到的作品种类不全。采集作品的多是专业的艺术工作者,他们多是为了从陕北民歌中寻找创作灵感而收集,他们偏重曲却忽视歌词,致使很多民歌只有曲谱没有歌词,无形中流失了陕北民歌的生命力和完整性。

新中国的推动期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一切活动和工作都是全新展开,中国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变了,相应的对文艺工作采取的态度和措施也发生变化。这时的陕北民歌多是歌唱祖国美好生活和社会主义新气象的歌曲,陕北民歌的采集也正式纳入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日常工作,新中国的文艺研究会再次对陕北民歌进行了收集、整理和编排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补录了欠缺的陕北民歌,这时候的陕北民歌主要是传播一些反映新社会和新生活的民歌。这个时期社会转型,人们的政治面貌和精神状态得到改善,所以大大推动了陕北民歌的发展。

文革时期的停滞

陕北民歌的理论研究处于停滞状态,陕北民歌因为社会大环境的严肃而失去了发展的活力,这阶段的陕北民歌失去了创新色彩和时代的生命力,绝大多数都是在以前所采集的曲目基础上填上符合当时政治需要的内容,典型的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使得陕北民歌具有了形式化和政治化的色彩,这时期的陕北民歌被打上了烙印。

改革开放新时期

文艺领域重新确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所以文艺事业开始逐步复苏并且迎来的发展的新春天,陕北民歌也进入到了快速化、多元化的发展新时期。一方面,陕北民歌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再一次掀起热潮,广泛地引起文艺机构和文艺工作者的关注。另一方面,扩大了对陕北民歌的研究视野,对陕北民歌的研究从单一模式进入到多元化阶段。

艺术特色风格特征

悠久的历史赋予陕北丰厚的民族文化传统,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形成了风格粗旷洒脱、率直真诚、热情大方等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它的艺术魅力就存在于词和曲两个方面,是音乐艺术和语言艺术的和谐统一。

民歌歌词

陕北民歌在广泛流传的过程中,经过劳动人民的不断打磨加工,在旋律和歌词的形式上,逐渐形成一定的规范性和严整性。陕北民歌的句式多为上下句结构,两个尾字押韵,形成一个段落。其中信天游最为典型,突出的表现形式为”比兴”的艺术手法。以彼物比此物,以先言他物。信天游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如:”五谷里那田苗子,唯有高梁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呀,唯有那蓝花花好”。歌词通常以一句人们习惯的日常语言来开头,起兴引出后面想说的话。比如”树叶叶绿来,树叶叶黄,丢下个小妹妹受恓惶”。另外,歌词中也多采用衬字和衬句,如”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三盏盏的个灯”,其中”的那个”、”哟”均为衬字。而在”小姐姐拿一把鸳鸯扇,将身坐在玉石栏杆,一对对蝴蛛儿瞧牡丹,蝴蛛来瞧牡丹”中”蝴蛛来瞧牡丹”为衬句。借物比人,托物言情,在众多的陕北民歌中,以描写爱情的歌曲最为多见。

粗犷豪放的陕北民歌也不乏柔美。《走西口》中送郎走西口的妹子千叮咛,万嘱咐:”万不要交朋友,交下朋友多,怕你受折磨,有钱的他是朋友,没钱的两眼儿瞅,唯有那小妹我,天长又地久”。字字句句见真情,歌词朴素自然,意味深长。歌词口语化,也是陕北民歌的一个特点。陕北民歌运用地方方言,不仅唱起来亲切感人,而且节奏明快,气韵通畅。

方言特征

首先,我国汉族民歌之所以多姿多彩,其最大特点就是方言的差异,所谓”隔山不同语,隔水不同音”。陕北方言的特殊是在于巧妙的叠词、丰富的叠字,仅仅这些重叠歌词就能催生陕北民歌这朵艺术奇葩动人性情,悦人心灵。如:”白格生生脸蛋,碎格纷纷牙,亲口口说下些恼话话”,就是这些陕北方言本身的生动形式为陕北民歌增添了不少艺术魅力。其次,陕北方言偏重鼻音,韵母以”n”结束的字音都发成”ng”音,所以,如”苦命人”中的”人”字在演唱时是应该发成”仍”字,”横山下来些游击队”中的”山(shan)”、”下(xia)”发音为”san、ha”。陕北民歌的演唱发音要靠前,接近喊,共鸣较弱,是一种以嗓音为基础的自然纯朴的声音,它把普通话四声中的”阴平”、”阳平”等声调变调,按照去声来说的现象,如《蓝花花》这首歌曲中歌词”蓝格英英的彩”中第一个”英”字和”五谷里(的那个)田苗子”中的”里”字等都按四声的感觉来唱。再次,陕北民歌中衬字、衬腔也具有浓郁的地方语言特点,浓烈的方言化的音调歌腔是陕北民歌独具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衬词的运用也是陕北民歌的一个重要特征,歌唱中加入一些衬词不仅使歌唱语言更加口语化,音乐更加丰满连贯,而且能使歌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如《蓝花花》中的”的那个”和”哟、呀”等,演唱时不能忽略这一步,否则歌曲中韵味会逊色很多。

曲式结构

陕北民歌由于在生产劳动中产生,因此从较小的二句式到较大的多段体,都有很多作品。二句式与四句式是陕北民歌中最普遍的创作形式,上下句构成一个段落,两句一韵,变化自由。其每句的基本字数为七言,如《三十里铺》、《脚夫调》、《一对对毛眼眼了哥哥》等,但由于抒情和叙事需要,有时也形成七言句式的扩充,出现更多字的句式,和扩大的三句式或五句式结构的分节歌等。有些陕北民歌在多段词的反复运用中随着内容和歌词语言的需要,曲词结构和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形成了富有变化而又贯串流畅的大结构。如《五哥放羊》、《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总之,陕北民歌的结构灵活丰富,不拘一格,内容所涵盖的范围较广。

表演形式

陕北民歌善于运用”比兴”的手法。通过用比兴的手法,激发人们的联想及想象,使人们理解得更为简单、透彻。同时陕北民歌善于直抒胸臆,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或是抒发心中的抑郁,或是表达自己对意中人的爱恋之情,又或者是表达自己心中的愁苦。陕北民歌通常以生活中的事物作为题材,其内容丰富,通过先介绍一些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琐事,进而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由于性别的不同,男人与女人唱的是不同的,男人主要讲的是自己在外拼搏、赚钱养家、为了生活而不得已离开家乡去奔波的苦,用这些歌曲陪伴着他们度过漫长而艰辛的日子;而女人讲的多是关于爱情的,她们通过歌曲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憧憬,体会着爱情中的点点滴滴。

演唱特点

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是其艺术语言的重要方面,要掌握好民歌艺术语言表述,必须从陕北民歌的唱法和技巧入手。陕北民歌的演唱方法丰富多样,形成了自身的演唱风格和较完整的演唱体系。音域宽广、旋律跳动较大,这就决定了演唱时应注意真假声结合、润腔技巧的运用和语音、语调、语气在音色、音量、速度、节奏音型走向等演唱手段中的表现。

传播区域

从广义上说,陕北民歌是在全国范围内传播的。从1935年到1948年,以冼星海为首的一大批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音乐家云集延安,学习陕北民歌,同时改编创作出许多具有陕北风格的作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兰花花》《三十里铺》等许多陕北民歌传遍全国,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为了继承、发展陕北民歌并用多声部合唱形式来发展民歌合唱艺术,1952年中央歌舞团成立了陕北民歌合唱队,1954年赴全国十大城市巡回演出,改编的合唱曲目有《三十里铺》《兰花花》《绣荷包》等,上海唱片厂为部分合唱灌制了唱片,流行全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时也录制一些曲目向全国播放。从狭义上说,它以陕北为中心,在其周边省区广泛传播。陕北东与山西隔黄河相望,西临甘肃、宁夏两省,北部之外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大草原,南接关中平原,特殊的地理位置,为陕北民歌在山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文化传承

传承影响

第一,陕北民歌要在保持原有特色和音乐品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陕北民歌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之一就是它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内涵,是在岁月中与新的文化不断碰撞、流变中形成。因此,陕北民歌虽具有重要的音乐传统的价值,却也要不可避免地面临变革。陕北民歌必须要在变与不变之中求得生存,在努力保持陕北民歌原始音乐品质、不破坏其传统和特色的基础上,以满足和丰富当代人的审美要求为前提,探索与现代文化的交流,恰当的结合当代音乐的思维方式和技法,融入现代生活,应是新时代陕北民歌创新、发展的核心。

第二,政府永远是主导环节,其作用和力度都是最大的,政府的正确政策、良好引导对陕北民歌会有切实的提升。在劳动保障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能解决很多艺人、歌手的生活状态,给予他们较为稳定的生存环境。政府可以定期主办陕北民歌比赛,为热爱陕北民歌的歌手和群众提供展示的平台。对胜出的歌手择优进行包装和宣传,推向全省、全国的媒体,激励他们学习和演唱陕北民歌的热情,扩大陕北民歌的影响力;召集专业创作人员,改编和编配老的陕北民歌,创作新的陕北民歌,搜集优秀的新创作陕北民歌,定期集结成书,并制作出伴奏带,使歌手们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也便于新歌的流传;组织专家、学者、创作人员深入基层对民歌进行采集、整理、研究等。

第三,重视人才培养,让陕北民歌走进课堂,从儿童抓起。在陕北课堂中增加本土文化课程,将陕北民歌的教学融入到教材中来;也可以开办”陕北民歌”培训中心,培养演唱人才,在不断的积淀中完善与壮大演唱队伍。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北民歌保护任重而道远,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利举措可为,它需要一代又一代热心的仁人志士们锲而不舍的献身精神与实践努力陕北民歌只有在不断地演唱过程中才会存在下去,才会是一个正在活着的艺术,才是一个依然兴盛和正在发展以的艺术。陕北民歌终将走出黄土高原,从一种地域性的民间歌曲演化为一种充满独特魅力的文化艺术品格。

传承价值

陕北民歌反映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如今流行的陕北民歌,大部分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既有反映社会变革的内容,也有”长工歌”的内容,反映陕北人民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反抗,特别是革命历史民歌,是一批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像著名的《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是很有价值的。一是语言文化价值:陕北民歌艺术就是陕北语言的艺术,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陕北民歌,长期以来积淀了大量的古老而又原始的、地域广泛的、原汁原味的陕北方言。为研究陕北地方语言提供了许多活生生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历史文化价值:陕北民歌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记录了陕北民间的人、事、物、情,陕北民歌的发展、演变历史,就是陕北社会生活发展和演变的历史。陕北民歌对陕北革命历史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领袖人物、重大事件和历史活动在陕北民歌中都有不同形式的反映。三是民俗文化价值:陕北民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资料和信息,蕴含着人类社会发生、发展过程的许多文化价值。如《过年歌》、《十二节令歌》、《冬日九九歌》、《结婚喜歌》、《丧事歌》、《陪灵歌》、《夯歌》、《牧羊歌》等。四是山川风物认识价值:陕北民歌记录了群芳争艳、琳琅满目的陕北山川草木,乡土风物。这应归功于”比兴”手法在陕北民歌中的普遍运用。人们在唱民歌的时候,日之所及,神之所思,一人一事,一物一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可信手拈来,唱入歌中,如”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端格挣挣白杨冒得高”、”大红公鸡墙头上卧”、”荞面圪坨羊腥汤”、”热格腾腾米酒摆上桌”等。陕北民歌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民歌”的范畴,它是产生于陕北,积淀于陕北,承继并珍藏在世世代代陕北人心中的一座富饶而辉煌的文化艺术宝库。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Avatar placeholder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